主頁 / 清雲文選 / 哲學思辨 /
【商業專刊】往事隨風
作者:32  出處:龍德寺資訊網  時間:2017-01-14 23:40:35  點閱:?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知識份子家庭,父親是教師,母親是會計。父母親在我八歲之前,一直兩地分居,父親僅在寒暑假才回家。

童年,記憶最深的,是父親假期回家後幾天,就會在夜晚的睡夢中被父母的爭吵聲鬧醒。母親好強,為一些瑣碎的小事在父親面前喋喋不休。也許他們的結合,原本是一場錯誤。所以,當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從來就不願意為任何事情與家人爭和辯。

父親每次回家,都會從山西帶回棗子柿餅等一類的乾果,那是我童年吃得最多的零食。常常拿出零食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分享,為的是他們可以跟我玩耍。
那個年代,常年家中沒有男人,居住的又是大門旁邊一個公用廚房改造成的、不規則的房子裡,被周圍鄰居瞧不起。

我的童年,沒機會讀幼稚園,外婆小孃把我帶大。外婆語言不多,沒有文化,也不識字,常常跟著她到做臨工的縫紉店玩耍。自1948年外公去世,祖孫三代沒了依靠。來到成都,祖祖和外婆靠做臨工、給縫紉店鎖扣眼等手工勞動把三、四個孩子拉扯大。

在我五歲多的時候,找媽媽鬧,鬧著要去學校讀書。父母拗不過,讓我去了二姨工作的小學校讀一年級。可惜好景不長,不久二姨得重病回家休養,我因為太小,沒人照顧,不得不中斷讀書。

天意弄人,從很小就渴望的讀書,骨髓裡帶著的精神需求,卻一直沒有環境和條件實現,或者因成長過程中的各種事件擱置拖延。直到長大成人,終究沒有讀過多少書。

因而,在銀行上班多年,卻一直想著去大學工作,想那大學一定是文化氛圍濃重,知識雲集之地吧。
幾經周折,當實現了這個“大學夢”的時候,卻發現錢鐘書先生關於《圍城》的總結,是何等精闢。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卻在“大學夢”外意外發現了一座人間寶庫,它久久凝聚了我的視線,進入其間搜尋,沒有盡頭。

也許,沒有讀過太多書的我,更容易接受格物致知的思維,因為大腦沒有受到錯誤知識的污染。普通人群一生要面對99%的錯誤知識,一個人習慣了謊言世界的經世致用,難以返回探索真相的格物致知,學等於不學,且很多人根本不接受和抵觸。

就這樣,雖然沒有參與當年的團隊培訓,但一直目不轉睛的關注網站動態;雖然已經忘記了當年所讀的內容,但各種資訊卻深入了骨髓,化作了可以判斷各種事物和事件的辯證能量。
當清雲先生親自帶隊以後,竟然不知不覺愛上了這一位素未謀面的大師。

這一切的發生,可能與我自幼年生活就缺乏外界(包括父母)的精神指導不無關係。一方面渴望精神的充實,另一方面沒有人教導我。身處各種社會關係中,用了最笨、最直接的實踐方式,汲取各種教訓,各種受傷也在所難免!

接下來,倘若讀者一直關注網站、部落格、臉書的,都清楚了。直到2014年11月20日我去臺灣,想見一見這位被我及一幫女人癡迷崇拜的風雲人物。但是,大師因病情太重無法見客了,在台中大師居所附近躑躅徘徊幾天,於11月23日返回。

大師的去世,是網站的廣大追隨者永遠的痛。我們只有更加用心的維護這個來之不易的網路平臺,讓大師的智慧、精神、品格繼續指導和教育有緣人。讓堅毅的追隨者,持之以恆的實踐者逐步邁向成功。這就是大師在冪冪之中願意看到的。

往事隨風,新的征程即將開啟,願每一位有緣人在大師文獻的指導下,有各自的進步和提高,實現真正的自我價值。
分享到: Facebook Plur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