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清雲文選 / 哲學思辨 /
【商業專刊】人脈之感受
作者:17  出處:龍德寺資訊網  時間:2017-01-14 21:26:25  點閱:?
  

人脈,百度詞條將其歸類在交際學名詞,解釋為:人脈即人際關係、人際網路、體現人的人緣、社會關係,通過各種管道所達到的領域。根據辭典裏的說法,人脈的解釋為“經由人際關係而形成的人際脈絡”,經常用於政治或商業的領域,但其實不論做什麼行業,人人都會使用人脈。

清雲大師則從人脈的先決條件切入,直指人脈是能給你帶來利益關係、能夠賺錢的手段和工具。人脈起源於專業知識和技術,一萬小時定律,並且在運作過程中共創雙贏。這樣,雙方在利益驅動下,人脈才能持續的維護和發展,也即圈子才有可能越做越大。

筆者身處四川省,屬中國的內陸欠發達地區,由於因緣際遇,過去三十年間,接觸過為數不少各級政府官員、各類商人、形色人等。從八十年代就在本省商品集散地做商品批發的親戚到副部級領導幹部都有接觸。但本人始終以一個旁觀者之心態處理周遭的一切,這是個人對人生的選擇。

剛工作時,在成人教育學習的補習班,認識了一個女孩,她的翁翁是成都市某區的公安局局長,個人受社會大眾思維影響,年少無知,多多少少對權力的敬仰,開始與這個女孩交往,一兩年的功夫,也許是社會背景的不對等,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沒有了下文。這段往事,發生在八十年代末。

九零年時期,一幫在業餘時間學習英語的女孩,我與她們其中的三、四人保持了相對長時間的友誼關係,也逐個與之有深入的交流和互動,且常敘青年時代的悲歡。這幫美女姐姐們,大的三十歲左右,小的二十三、四歲,她們的人生經歷和經驗,對我日後的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人脈關係不會給雙方帶來金錢利益,所以數年以後,互相之間都沒有了音訊,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二00一年,本人在銀行工作時,為了幾個人成立一個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個對公客戶處,借用了一筆一百萬元的現金,進行了公司的註冊。當時借款人也成了股東,且還拿出了一筆運作資金。實則,借款人也是利用公司貨款回籠的時間間隔,為自己私人謀取利益。本人實際上也是在工作中發現了這一機會和漏洞,遂與借款人達成了協議。這也許就是人脈關係的雙贏共生吧!

個人高中畢業時,由於身體原因,沒能參加全國高考,沒有讀過全日制的大學,故而一直嚮往大學的校園生活。在2007年3月,通過某副省級官員秘書的關係,到了目前工作的大學。當年校方的書記口頭答應了,到學校給一個財務處副處長的職務(學校當時的級別,副處長是正科級)。我放棄了銀行營業經理的工作。然而,至少在十八大以前,想得到職務,除了關係,還需要用金錢或其他什麼東西才能換取。當年,個人金錢意識淡漠,加之沒有多餘的錢可以送禮,直到今天,也是一個普通職工。只是在2008年1月崗位競聘時,因承擔的工作任務量大、工作繁瑣又責任重大,做了個無人要做的主辦會計。金錢能量和人脈關係在官場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從我的幾則小故事中,讀者能否體會到人脈、金錢、利益的關係?清雲大師在其金錢觀、世界觀、情報觀的板塊中都有深入演繹。

總之,筆者想說的依然是:希望讀者或創業者,一定要具備正確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也即擁有專業的金銀銅牌,才是具備人脈關係的基礎,才能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至於我這種,想依靠關係上位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Facebook Plurk Twitter